因應學術研究成果產業化的世界趨勢,元智大學近年積極擴散研發能量至產業界,除鼓勵師生團隊創新研發,亦推動實務教學及國際技術認證。元智大學電機系林承鴻教授提出「適用於可信度傳遞極化碼之層停止運算停止技術」,該發明可用於現行第五代移動通信世代(5G)中的極化解碼演算法與其晶片架構中,透過機率型態的數值偵測機制,偵測並停止較高機率數值的運算,達到減少演算法的運算量與降低晶片架構的運算時間與功率消耗,此專利技術獲得2022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獎。
林承鴻教授於2018 年至2022年間,共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3銀2銅佳績,獲獎專利以透過減少演算法的運算量,達到減少晶片硬體資源與運算能量為目標,可以用在不同型態編碼的機率型解碼上,林承鴻說,這些編碼如渦輪碼、極化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都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手機的5G 行動通訊、數位電視的衛星通訊、智慧手錶的快閃式記憶體和筆記型電腦內的固態硬碟,主體選定之靈感以民生議題為切入點,進行整體性的驗證。
面對第五代移動通信世代(5G)進入商用階段,因其具有傳輸速度更快、高頻寬、高密度及低延遲等特性,有利於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服務,將帶動高品質視聽娛樂、智慧醫療、智慧工廠、自駕車、無人機、智慧城市等加值創新應用,已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林承鴻教授有鑒於行動通訊技術的應用擴展,提出解碼演算法運用至 5G 行動通訊,透過該專利技術以簡單有效的演算方式,降低運算能量消耗,延遲手機電池使用時間,此外,該研發成果在基地台和手機端層面得到證實。
林承鴻教授對於精進科技專利之研發不遺餘力,其著重演算法的本質與數學模型的推演,在專利技術研發的過程中,透過精密的數學邏輯分析轉換成程式化的演算法型態,運用電腦進行模擬,評估、思考該技術於晶片硬體架構上的成效。林承鴻表示,理論與實務並存的教學理念,透過實驗教學和操作,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演算法、晶片硬體架構設計的基本功,可日益精進獨立思考的能力,奠定未來就業基礎。

-
文章發佈資訊:
-
單位簡介
元智大學在民國82年即引進校園公關功能,於86年成立公關室,90年擴大功能更名為公共事務室,107年更名為公共事務室暨校友服務中心,111年8月組織改造併入秘書室,更名為「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成為秘書室的一環,建立與媒體,校內、校外的溝通機制與互動之良好管道,確為國內大學的創舉。在面對WTO的開放,國際名校的競爭,如何包裝,有效行銷,做好學校化妝師的角色,實為公共事務室的首要任務。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是校方與外界接觸溝通的重要窗口,不論是相關資料的提供或服務,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主動積極的服務,期盼將校方努力辦學的成果,傳播給社會大眾知曉,開創更多教育的資源,嘉惠學子。
一、 單位概況
1. 功能
(一)學校形象包裝及媒體新聞的聯繫,危機處理溝通對口
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負責校方新聞發佈及形象包裝,與媒體維繫良好互動關係,與校外各企業保持互動關係。定期舉辦記者會,發佈學校新聞及重要活動訊息,擴大學校知名度;危機處理時的重要對口與媒體的溝通單位。
(二)校友服務暨聯繫工作
九十一年接下校友服務相關業務,整合學校各單位資源,提供校友更完善的服務,即時性的回覆校友問題及相關建議。定期發行校友通訊,建立與校友聯繫及聯誼的管道。
(三)元智電子報等刊物製作編輯
負責編輯每雙週出刊的元智大學電子報,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透過這份刊物,對校內學生、教職同仁與校友及社會人士,提供校務發展的最新動態,定期編輯校友通訊郵寄給畢業校友,提供校務發展、各系活動等相關訊息,讓元智的辦學理念與成果,為社會所知。
(四)募款業務的推動
被視為最棘手又困難的募款業務,也是由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負責執行,除了定期召開募款委員會的會議,制定募款的相關辦法,舉辦各種募款活動,收集募款對象名冊,與企業各界保持聯繫與互動,厚實校務發展的經費,為元智學子開創更多資源,為教育興學貢獻心力。
2. 組織編制
依本校組織章程公共事務暨校友服務中心隸屬秘書室,掌理本校公共關係、募款及校友服務相關事務,置三名職員依需要分組辦事,分別負責媒體新聞聯繫、校友服務以及募款業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