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記者林宜柔/新北報導]
根據 TUN 大學網的調查發現,而學生主要打工的原因有賺零用錢 84.6%、賺取學費/生活費 61.5%,累積不同工作經驗 44.0%、存旅遊費用 23.7%,以及分擔家計/孝親費 23.0%。
近一步詢問學生想要應徵的職務類型,以活動/展場工讀生 37.0% 佔比最高,其次依序有餐廳內外場 31.4%、飲料店員 23.7%、助 教 22.3%、文書設計 17.4%。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相當受到歡 迎的兼職方式美食外送只佔 2.0%,掉出十名之外。
學生提前進入社會,為未來鋪路
當代大學生打工已經成為一個常見的現象。大學生打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經濟壓力、學習體驗和社交等。透過實際的職業經驗,從 中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包括時間管理、溝通和人際關係建立 等。這些技能將對學生們未來的職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打工的用意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希望能夠藉由打工,去和社會、 職場接軌,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袁惠璘同學表示:「我覺得打工可以提前讓自己適應社會的環境生活,提前進入職場累積經驗, 可以看到更多沒有嘗試過的事,包含社會的現況,由於目前都生活 在學校,所以不會了解出了社會是怎樣的環境,外面的職場是如何 生活和工作,所以我覺得打工可以讓自己累積經驗,也能夠提前熟 悉出了社會的工作模式,未來才會更快的適應。」(待續)
詳全文: https://www.peopo.org/news/637247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