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論-4G業者糟蹋金城武

【中時電子報】

4G開台一周年了,媒體報導全台4G用戶近600萬戶,普及率創世界第一,一時間一幅榮景。在我看來,卻是憂心忡忡。回顧歷史,人們對移動時的通訊需求造就了2G輝煌歲月,iPhone的發明帶動了3G的需求,而4G除了速度更快外,還有什麼能讓消費者心動?

電信業者似乎都處在一個集體焦慮的狀態,他們還尚未理解自己創造的4G是什麼?他們知道舊有的營利模式已一去不返,且急切地尋找新的驅動力。有人說電信業者應用力擁抱近來竄起的新媒體,4G的殺手級應用就是影音服務。然而4G開台一年來,電信業者與新媒體的整合似乎繳了白卷。

先從一年前強力放送的金城武4G廣告說起吧,它把我們帶回50年代的懷舊場景,演繹著心則慢的風景。但那是形象廣告,跟4G影音平台毫無聯繫。當廣告從電視媒體下架後,金城武肖像變成了人形立牌,矗立在電信業者的門市,仍然與4G無涉。縱使電信業者網站有設立專區,提供免費手機桌布及保護程式下載,也還停留在3G的哏。

那怎麼將金城武跟4G結合呢?4G作為影音平台,就要能提供巨量或獨家內容,才有競爭優勢。金城武是獨特的,故他的影音商品應可獨家授權在特定4G平台上播映,藉以吸引消費者申購電信服務。心則慢廣告的概念發想則可延伸成以金城武為男主角的迷你影集,獨家在電信業者的4G平台上播映。在廣告末端,金城武在滂沱大雨中離去,為誰呢?消費者只要購買業者的4G服務,下載金城武心則慢專屬APP,即可以行動載具觀賞延伸劇情,正符合政府倡導「一源多用」的數位內容產業精神。

而利用4G網路在雲端提供串流影音服務,亦毋須擔心盜版問題,反可保護智慧財產權,加速影音內容的發展。彈丸之地的香港,卻是有6家電信業者競爭的超級戰區。新進電信業者做了很好突圍的示範:獨家播映有A咖明星拍攝的迷你影集,免費供用戶觀賞,以搶攻市占率。香港案例顯示以獨特內容搭配傳輸服務是發展4G的必經道路。

一年後的今天,王力宏代言的4G廣告也出爐了。遺憾的是,前後兩則4G廣告的操作手法仍停留在傳統媒體思維。相較於金城武廣告還於電信業者的官網上闢有專區,王力宏廣告竟在電信業者官網上以鑲嵌至Youtube影音平台方式,供消費者點閱。電信業者至此似乎全然忘記自己是傳輸平台,應製作專屬APP載入王力宏廣告,才能將流量留置網內。相反地,將廣告放在Youtube上,似乎影射自家頻寬不夠,所以必須存放在Youtube上。此舉完全抹殺了4G的特性。

電信業者缺乏對4G應用的想像,阻斷了自己跟新媒體合體的可能性。如果電信業者不能大幅翻轉既有思維,轉型成為影音平台,其所標榜的4G速度,恐反讓OTT大行其道,最後吞噬了自己。更遑論即將到來的5G,電信業就要成為傳統夕陽產業了!(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