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編輯部企劃】
葛如鈞,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學士,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數位媒體設計組),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博士,人稱「寶博士」。是第一位被Google、NASA共同創辦未來學院「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所錄取的台灣人,致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現為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林克威許公司、SBACE. Co信使科技設計公司、Memora, Inc穿戴式人工智慧相機公司共同創辦人。
Dear寶博士 你好嗎?40歲的自己,結婚生子了嗎?你做到這時候的我一直想做的事嗎?
又或者說,你總算想清自己的價值、目的和能做的、該做的、想做的事嗎?多少人認得你,記得你?有沒有像你前些天去北一女中演講時跟她們說的一樣,找到興趣、才能和志向?
還記得,20歲吹蛋糕的那一剎那,那對年齡、對時間的突然有感和體悟——啊,20歲了,再過一次這樣的20歲(年),就要40歲了啊,就要變成老人了呢。
回想那個時候的你,再看看現在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增加了什麼智慧,想通更多事了嗎?
我很好奇,世界變成什麼樣?天空有很多東西在飛嗎?一台電腦多快、多少錢,最小可以到多小呢?指數型科技真的還在持續著飛躍前進嗎?
從台北到東京需要多久?你又如何跟你的孩子、妻子和或許還在世的父母互動呢?「愛」在你們那個年代,還重要嗎?有沒有戰爭?我們現在天天講的「創新創業」,到了你這個時候,又變成什麼樣呢?
我相信,現在的你,一定跟現在的我一樣,只是變得更好。能夠更加忍受被人討厭嗎?不再那麼在乎人言可畏嗎?現在的你,已經變成那個33歲的現在的我依然還是不習慣的大人嗎?開會只會提出一個又一個沒人懂也沒意義的名詞挑戰別人,表決重要議題時,台下沒有任何聲音就當做是無異議通過?你知道現在的我在寫下前面兩段描述時,都還會擔心我的「大人同事」們看了不會思索自己,而只認為是我不夠成熟才那麼想的嗎?
我知道。你必然會覺得我怎麼回來了就不斷問問題。但那就是你啊。我希望你現在還是個會不斷追問的人,一個不斷熱切期盼新體驗的人,即使體驗到不好的事,也能低著頭從陰鬱裡找到光明。
你該不會變成一個為了保護自己而忘掉自己,不知道反省亦不懂怎麼包容別人的 「大人」了吧?
不要啦。
我希望你就算35歲了,還會說「不要啦」這種上不了檯面的話,是個外貌年齡雖然不斷線性成長,但思考卻總是指數跳躍、居無定數的老孩子。
你還記得阿基拉嗎?你記得當年你嘩一聲跑進教室,衝進去見人開口就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活著是為了什麼」的樣子嗎?你還記得我們曾經苦苦思考關於那些既傻氣卻又艱難的問題的第一、第二、第三版本的答案各是什麼?現在,又到了第幾版呢?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活著的意義?你找到了沒?更清楚了些?村上春樹掛了嗎?
總之,如果我不斷持續問著問題,而你依然包容著我看到這裡,那麼我就放心了。我想,就算活到55歲,或550歲,如果你還是能原諒現在的我,這種無傷大雅的傻裡傻氣,那麼你便一定還是那種能體諒、能想像,能用同理心幫另一個人找臺階下的人,是吧?
唉。
你啊,無論過了多久,都一定還是要像我一樣喔。本質上雖然一樣,但很多地方一定要變得更好喔。
身體還行,就站起來,再去多做或多想些什麼吧?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