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不再受限制!元智教授創血漿加值應用技術

【新一代日報/記者李盈蒨/台北報導】

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可用來治療白血病等疾病,但因數量稀少,過去移植造血幹細胞,病人體重需限制在40公斤以下,成為臨床應用上最大的瓶頸。元智大學化材系教授姚少凌將廢棄不用的臍帶血血漿結合體外細胞增生技術,只要十天就能讓造血細胞數量增加近百倍,不再受到病人體重40公斤的限制。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快速生長以及分化成各種成熟血液細胞的能力,在生物體負責骨髓造血與免疫系統修復。長期專研幹細胞工程研究的姚少凌表示,目前全球每年約有7萬多個造血幹細胞移植案例,可以用來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貧血、血液再生不良、先天性免疫不全及自體免疫失調等疾病,臨床治療應用範圍廣泛。

姚少凌指出,過去移植造血幹細胞,病人體重需限制在40公斤以下,因此找尋體外增殖培養方式增加造血幹細胞的數量,一直是臨床應用上的重要課題。由研究團隊開發的「臍帶血血漿加值應用技術」,利用實驗室開發的特殊刺激方法,讓血漿中的血小板釋放大量生長因子,再結合團隊早期開發的「造血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培養系統,大幅提高造血幹細胞在體外的增殖數量。

姚少凌強調,由於此項技術可以讓造血幹細胞不斷增加,有別於傳統的幹細胞培養方法,只要10天就能讓造血幹細胞數量增加近百倍,未來除了將此技術應用在基礎研究,解決幹細胞數量不足的問題外,還希望尋求與醫學中心合作,預計在5年內完成臨床人體實驗,推廣到臨床治療。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