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陸生人數? 南向招生成各校重點計劃

【TVBSNews/記者曾奕慈/攝影葉俊宏報導】

新南向政策,教育成了重點之一,各大專院校紛紛向南招生,也和在東南亞設廠的台商進行產學合作,培訓人才也提升企業競爭力,只是東南亞學生來台人數,能否因應台灣少子化,甚至解決陸生減少的問題,都還有待觀察。

跟著老師從發音學起,這是北科大開設的越語課程,讓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都能接觸越南的語言文化。

北科大學生:「可以認識越南的人事物,然後我家附近也有很多越南餐廳,可以跟裡面的那些越南的姊妹聊天,可能以後外商公司,有可能派到越南,然後就有機會,以後東南亞的趨勢,也算是我們台灣的一個發展的方向之一,所以才會選這個。」

學生們很清楚,未來的路要走得廣就得培養自己的國際觀,尤其近幾年來台灣和東南亞密切交流,這讓教了4年越南語的越籍老師也感受到了。

北科大越語老師丁氏蓉:「4年前跟現在比起來差很多,很多學校或是很多學生都很喜歡學越南語,台商非常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才,因為他們擁有了台灣的軟技術。」

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教育成了一大重點,不少台商到東南亞設廠,回頭來向台灣要人才,相關的培訓課程就顯得特別重要。

記者曾奕慈:「為了拓展學生視野,對外進行交流,北科大開設了家具木工產學訓專班,而未來這些學生都能夠前進越南實習。」

一筆一畫勾勒出建築物樣貌,同樣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從105年加入產學專班,大一到大三上學期在校學習,大三下就得考取乙級木工證照,在台受訓,四年級時就會到境外家具廠實習。

北科大家具木工產學訓專班老師詹江瑞:「希望說我們培養出,我們未來台灣的第一批的學生,到越南去的時候,能夠對我們國內的學生的將來,家具設計的產業能夠更提高層次。」

北科大學生:「我還蠻期待,因為第一還可以到國外,看看外面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另外特別重視雙語教學的元智大學,10多年前開始,就有30%的課程是以英文授課,這樣的學習環境,吸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

元智大學全球事務處國際長陳勁甫:「今年我們這邊5個學院裡面,也都開了英語專班,未來將有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可以幫助這些東南亞學生。」

像是管理學院碩士班開設的這門全球產業與個案分析課,就有來自歐美和東南亞的學生一起在課堂上交流。

元智大學經營管理系老師賴子珍:「從不同國家的狀況,不同地區的狀況,就可以了解說同樣一個產業,在不同地區發生的狀況是怎麼樣。」

而16名學生中,就有13名外籍生,其中又有4名來自東南亞,比本地生人數還要多。

元智大學學生(越南籍):「因為我來自越南,具有文化相似性,在台灣期間也容易有好的學習環境。」

元智大學學生(泰國籍):「我來台灣因為我想學中文,我也想學習台灣文化,這裡的人也都很友善。」

為了促進交流,學校甚至還跟越南的大學和紡織越南廠,簽訂三方合作備忘錄,為企業佈局東協人力需求,也讓學生達到無縫接軌。

元智大學全球事務處國際長陳勁甫:「產學之間能夠有更密切地結合,那以越南來講的話,越南紡織它們在那邊已經有廠,所以它們也希望就是說,培養當地的一些幹部。」

不過從數據來看,105年台灣境外生人數11萬6千多人,其中新南向國家學生共有3萬1千多人,佔總數的27.08%,而大陸學籍生加上研修生一共4萬多人,佔了總數的36.05%,多出9127人,只是因為兩岸關係凍結,今年的大陸研修生比去年少了1446名,學籍生名額也減少1200名,這對少子化的台灣來說顯得不太樂觀。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東南亞的學生完全取代陸生的人數,應該是有一天不成問題,但是這也不是我所樂見的,我們還是希望兩岸持續交流,陸生繼續來台。」

不論是因應少子化,還是要取代陸生人數,要提升產業和學生競爭力,教育新南向依然成了一條必走的路。

新聞報導,請參見網址:http://news.tvbs.com.tw/life/723121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