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BBC、CNN都叫苦 中華電精進收視調查

【壹週刊】

7月起,中華電信MOD啟動以「收視率」為依據的分潤新制,卻發生多達40多個頻道的大斷訊事件,後續雖與頻道商協議,恢復播送,但仍餘波蕩漾。本刊調查,新制實施2個月後,各頻道商已陸續拿到收視率數字,但不少有語言隔閡的境外分眾頻道,收視率都「趨近於零」,營收減半者,也所在多有,如Discovery、代理「陰屍路」影集等國際知名頻道業者,都哀聲連連,已打算撤出台灣市場。現就連國外知名的新聞台BBC與CNN,也是抱怨連連,早在7月收視新制實施前,就曾向NCC官員訴苦。市場人士說,全球最大的公共廣播BBC(英國廣播公司),因英國總部的執照費收入日益減少,原本就已賺不多,所以希望台灣市場盡量能穩定,但現在實行收視率新制,眼見收入只會愈來愈少,連英國駐台辦事處也很關切。代理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台灣互動電視董事長王志隆說,CNN也是收視低到不行那種,他雖有付完CNN今年度的代理費用,但搞不好明年人家就不簽了,「MOD也沒加權等配套,就上路硬幹」。一家有線系統業者認為,收視率要由第三方公正機構來做,但光用量化的收視率還不夠,還要有收視「質」才行,「不然這樣都給收視率最高的老練(壹電視董事長練台生)賺就好了」,而他們也會盡力慰留境外業者。至此,一波境外頻道的撤退潮,山雨欲來。對此,NCC官員私下透露,獲利若變少,境外頻道自然會離開,這是市場法則,但假使這些知名的境外頻道都跑光了,除了觀眾流失,對台灣的國際形象也很不利!「我們不怕被挑戰,就是讓數字呈現,誰好誰就多分一些。」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說,也有人認為優質頻道可以加權,「我們完全尊重,但誰優質並非MOD可以決定的事」,他相信,只要頻道有被觀眾認同,自然就會存在,但將來的收視率調查會更精緻,也會請公正第三方檢視。但前中華電獨董、元智大學資管系教授周韻采認為,收視率雖可做為訂戶收視費用分潤的基礎,但由平台給付給頻道商的版權費用仍不可廢,若純用收視率分潤,只會造成腥色聳動頻道遍地開花,優質小眾頻道靠邊站,甚或被迫退出的問題,消費者反因此喪失多元視聽的權益。(撰文:何醒邦)(待續)

詳全文: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xtmag/20170906/1197763/applesearch/%E3%80%90%E5%A3%B9%E9%80%B1%E5%88%8A%E3%80%91%E9%80%A3BBC%E3%80%81CNN%E9%83%BD%E5%8F%AB%E8%8B%A6%E3%80%80%E4%B8%AD%E8%8F%AF%E9%9B%BB%E7%B2%BE%E9%80%B2%E6%94%B6%E8%A6%96%E8%AA%BF%E6%9F%A5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