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胡逢瑛】
中共十九大甫閉幕,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11月展開亞洲之行,先後訪問日本、南韓、中國、越南和菲律賓。川普把出席越南的亞太經合會和菲律賓的美國-東協高峰會當作壓軸,強化美日韓同盟當作開頭,卻把中國放在訪問行程中間,頗有刻意壓低中美關係重點的意圖。由此看來,難以期待川普和習近平在此次訪問中對重大爭議的議題有所具體突破;反之,美國強化亞太傳統盟友的意圖再度更加鮮明。
顯然,俄羅斯會向北韓支招,避免陷入美國陷阱。10月18日,在俄國聖彼得堡召開的各國議會聯盟大會期間,俄羅斯聯邦議會議長馬特維延科從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副議長安東春手中,接獲了金正恩的親筆信。馬特維延科表示,已經接獲南北韓政府邀請,明年預計訪問兩韓,促成六方會談成形。顯然,俄羅斯已經掌握促成北韓回到談判桌的好牌,這基於普丁已經成功取得金正恩的信任,普丁顯示了大國協調的敢當風範,這在國際輿論上肯定加分。
普丁日前也簽署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北韓的法案,這仍然能夠取得金正恩的諒解,顯示了俄羅斯積極接觸和協調的結果。換言之,俄羅斯儘管與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做出相同制裁的動作,但是俄羅斯並不公開在輿論上強調制裁是正確的方式,反而強調是無效的做法,這就和中國主張制裁加上談判有了區隔。(作者為元智大學助理教授)(待續)
詳全文: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27001002-260310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