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周韻采》韓粉更像追星族

【中時電子報】

日前成大學生會與三立電視合辦台南市長辯論會,是今年選戰的第一場或許也是唯一的一場,因為其他五都都有候選人抵制,以致無法舉辦。從此角度而言,台南6位市長候選人能同台對壘,的確應予掌聲。然目前民調領先者黃偉哲立委曾一度拒絕,據傳是不同意候選人的交叉詰問,乃至此次同台,名為辯論會、實為政見發表會,無法看到彼此間的火花激盪,為美中不足之處。

辯論對選舉如此重要的原因在於,如同在大賣場買菜般,選民可同時同框比較候選人的政見、視野、儀表、風度及人品,不會因傳播渠道的不同而造成資訊接收的偏差。

然而為什麼某些候選人抗拒辯論?我歸納原因如下:領先者通常傾向「維持現狀」不辯論,避免節外生枝,喪失原有優勢;反之,若挑戰者自覺口才好、台風佳,則傾向辯論以拉抬聲勢。而在五五波的戰局中,一定是有把握加分的候選人主張辯論,所以要雙方都覺得自己能在辯論中占上風,才有可能舉辦。然這樣技術性的算計,選民已有心證:拒絕辯論的候選人就是漠視選民知的權利。在選舉期間就已經迴避選民的監督,又如何放言當選後要做到公開政府呢?在他們的想法裡,所謂的公開政府不過是政客想讓外界知道的部分,這真是台灣民主化一甲子的悲哀。(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待續)

全文詳見: https://opinion.chinatimes.com/20181029004096-262104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