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2018年10月30日】
新知識、新產業充斥於現代社會,跨界跨域成為顯學。元智大學培育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從學習中創作、在創作中生活,透過設計思考啟發學生熱情、進一步帶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
連上網路,在入口網站輸入關鍵字,任何問題都有答案。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被取代,許多人不禁要問:學生到學校來究竟要做甚麼?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徐業良說「給學生動機,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讓學生動手解決問題,而不是覺得學生會了,才給他們動手的機會。」
擁有相同理念的教師,在元智並不少見。藝術與設計系兼任講師王耀邦也強調,設計是廣泛的學門,本身就含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味。所以他的課程強調實作,因為設計是透過一個創造的過程,把想像實體化。那麼從概念發想到完成,透過實作最能了解包括運用不同技巧會得到怎樣的不同結果;使用不同媒材會呈現不同的作品樣貌等等。更重要的是,只有親自動手做,才會知道問題所在,然後直接去面對它,這正是一連串豐富的學習過程。至於教師的角色,則是要讓學生理解所做的事情,從中得到最真實,最直接的回饋。(待續)
詳全文:https://web.cheers.com.tw/issue/2018/innovation/article/ad4.php
【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