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怡芸】
去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隔離的人們也重新體認自我與世界的關係,值此之際舉辦的「2021遠東建築講座『歷史﹒人文﹒地方』國際論壇」,仍邀請到兩位日本重量級建築師竹山聖、團紀彥線上對談,兩人都指出建築的「共生」概念,與土地的關係。有趣的是,兩人分別是道家思想與詩人李白的「粉絲」,並受到啟發。完整論壇影片可見遠東建築獎臉書專頁。
道家派學老莊 李白粉絲論繩結
以「歷史.人文.地方」三大面向為題,反思在建築設計、都市規畫、藝術創作上是否成為關鍵角色或內涵。日本京都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日本建設設計會會長竹山聖提出自己以「不在的想像力」為概念,以自宅、周東文化會館、寺院等空間,體現「不連續、未完結」和「無、空」在建築上的表現與可能性。他指出自己很早就喜歡老莊思想,莊子的「無何有」、「空無所有」啟發自己創作思維。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琬雯觀察,竹山聖似乎以屋頂來展現與歷史或「空」的連結。竹山聖表示屋頂、屋簷對日本的建築或地景風貌十分重要,但在現代化中逐漸消失,「在都市中很難從建築下方感受到,就從屋頂鏤空,做出『空』,從建築內部感受到屋頂的存在。」竹山聖也指出,1980年代末的日本處於泡沫的喧囂期,建築像是從玩具箱被翻出來般熱鬧而雜亂,他基於對道家思想的興趣而思考「是否有安靜的建築,對未來發出正確的訊息」。(待續)
詳全文: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1122000358-260114?chdtv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