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聞】
由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桃園文化廊道」USR計畫執行長張泓斌所開設的「客家與臺灣」通識課程,每學期都會帶學生瞭解客家庄風貌,3月20日安排霄裡自行車校外教學,不僅元智師生走入客庄,更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師生共同參與。
首先到客家七姓中以鍾姓為主的大伙房聚落,由USR計畫在此設置的據點「坐伙共同工作空間」負責人李柏翰進行導覽。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認識到霄裡地區豐富的在地客家文化,因此向當地鍾姓屋主借一間老屋進行營造蹲點,並隨時接待來自外地或元智大學的師生,導覽附近的大伙房浣衣池、鍾屋潁川堂與秀山宮,呈現客庄樣貌。
接著兩校師生繼續向南參訪擁有特殊校史的霄裡國小及2017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作品「戲畫青蛙」,再至當地信仰中心玉元宮,認識桃園的三官大帝信仰。持續往南則來到霄裡客家七姓中最大的吳屋宗祠至德堂,以及旁邊的石母祠與浣衣池,三者組成了霄裡最經典的文化景觀,延續超過200年的傳統不曾改變。(待續)
詳全文: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20325/41470830.html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