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電子報/記者邱怡芳】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5)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觀塘.塘觀-尋訪千塘之鄉的桃花源記》新書發表會」時表示,該書是他任內市府第4本以「水紋」為主題所出版的桃園水文化專書,繼分享大漢溪、老街溪、南崁溪的河川紋理脈絡與整治後,本書著重於描繪桃園推動永續城市的重要DNA–埤塘文化,書中以柔性、溫暖的筆觸記錄桃園300多年來的埤塘發展史,成為一張看見桃園埤塘文化過去、現在至未來的鳥瞰圖,希望讓外界對於桃園的發展軌跡有更深入的瞭解,也對未來埤塘轉型活化有更清楚的方向,並珍惜桃園得來不易的埤塘文化。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講師林煒舒表示,他很榮幸參與該書編撰過程,該書提到許多關於桃園埤塘的發展史,其中有許多充滿特色的埤塘故事,不僅編寫過程用心,也看見鄭文燦對於保存埤塘文化的堅持。林煒舒指出,「圳、線、渠」可顯現桃園的埤塘因為時代不同,在命名上所存在的差異。例如桃園大圳是日本時代建造,命名方法便以線及數字為主,包括桃園大圳第一支線、第二支線、第1-4號池等;石門大圳是國民政府建造,命名方式則以渠及名稱為主,包括大牛欄支渠、霄裡分渠、西坡埤塘等。(待續)
詳全文: https://tyenews.com/2022/12/323712/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