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新聞網】
12月5日,西方國家陸續祭出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政策。然而,如同限制北溪天然氣管道和禁運政策一樣,為了維護美國經濟制裁機制的有效運行,全球能源與糧食危機正由美國盟友和貧困國家埋單,對俄羅斯經濟衝擊有限。俄羅斯總統普丁已經表明,莫斯科不會出售能源給設置價格門檻的國家。俄羅斯早就長期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合約進行能源銷售,今年液化天然氣進入歐洲市場也創新高。華府於12月13日舉行的美非峰會顯示,非洲需要美俄解決烏克蘭戰爭以緩解糧食危機。
面對西方國際自由擴張主義,俄羅斯堅持多極體系的外交方針,加速與周邊國家落實區域整合政策,以本國貨幣交易從而擺脫美元控制的方向不會改變。俄羅斯不承認美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爭取亞非拉國家的合作成為俄國重返大國行列的外交方針。12月9日,普丁出席了比什凱克的歐亞經濟聯盟峰會,不但強化了俄羅斯、哈薩克與烏茲別克組建三方天然氣聯盟的構想,同時也反映了中亞國家傳統上對俄羅斯經濟規畫與科技教育的地緣依賴。在西方敵對和孤立俄羅斯的政策環境下,俄羅斯強調科技與貨幣主權,使科技創新的倡議蓄勢待發,更加重視內部經濟結構的完整與平衡。在盧布穩定陣腳之後,歐亞經濟聯盟內的經濟互賴逐漸恢復,也將使其在全球能源供需產業鏈中的支配地位更加鞏固。(待續)(作者為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詳全文: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1215004576-262104?chdtv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