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電商競逐 誰能勝出?

【工商時報/朱訓麒/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根據Euromonitor,台灣電商交易額在2021年達新台幣5,855億元,為世界第20名;電商滲透率,也就是電商佔整體零售比率高達16%,排世界第18名。台灣零售市場已正式進入虛實整合的快速演化期,媒體也有許多的報導,統整出三大議題:第一是電商龍頭momo與PChome的比較,特別是PChome新任CEO張瑜珊改革的成效。第二個議題是全聯推出「小時達」生鮮外送、「全支付」後,再導入大潤發的商品,推出「隔日達」,提供如家電、鍋具等更完整的商品。全聯從實體出發,以新零售之姿,對抗「傳統」純虛擬電商,讓人耳目一新。

第三個議題是恰與全聯發展方向相反的蝦皮,從線上到線下,開設了大量實體收取貨點「店到店」,從依賴超商到自建據點。蝦皮網站每月有高達約7,000萬人次的拜訪量,約是第二名momo的兩倍。從商業模式來看,上述三議題高度重疊, 2023年的台灣市場將有何變化?

近日雞蛋價格高漲,日昨我進到某量販店,想看看蛋價如何,發現常溫雞蛋貨架已空,沒有價格可比較。另外,長輩告訴我說,當天家裡的雞蛋是早上4點鐘去傳統市場搶來的,每天限時限量。除了如迪卡儂、UNIQLO等少數SPA模式(Special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的商家,大部分零售商就是專注做分銷(distribution),本身不生產產品,不管是量販店、超商、超市還是電商都是如此。因此,誰能掌握貨品,就能勝出,上述的雞蛋就是個例子。(待續)

詳全文: https://newspaper.ctee.com.tw/share/AA/20230220/A06AA6/1227318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