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112分科測驗成績日前出爐,最終分發名額與考生數相當,兩者均為4.2萬。學界預估,今年考生數大增,去年被視為有「好康」可撿的校系將回歸常態,但並非所有學生均會參加分發,預估最終仍將有上千個缺額;而缺額將成為常態,私校還應思考何者才是最好的招生方式。
考分會統計各大學含回流後的總名額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招生名額雙雙突破2200名,銘傳大學約1400名;國立大學如台大還有1561個名額、成大1421個,清大、陽明交大以及台師大均在600上下。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也預估今年缺額約5000上下,且少子化下私校寄存名額的趨勢應會延續,但未來大學缺額會逐漸成為常態,屆時也會對缺額習以為常。但寄存的高峰應已過去,現在各校會著重思考,面對少子化到底何種招生方式對學校最有利。
廖慶榮也談到,明年政府雖會補助私校升學雜費,雖然對招生有幫助但評估助益有限,學校仍須自立自強。
詳全文: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334122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