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
機器人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小說、戲劇、電影中常常敘述對機器人的想像。「Robot」 這個詞便是起源於1920年代的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的戲劇作品《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劇中Robot是幫助人類勞動的人形機器人,原本沒有情感和自主意識,然而隨著劇情發展,Robot開始反叛,最終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這似乎也是長久以來人類對機器人的想像和擔憂,您一定會聯想到20年前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機器公敵》。電影場景設在2035年芝加哥,家家戶戶都有機器人僕人,幫忙送信、倒垃圾、遛狗、照顧小孩(當然也能照顧老人),還有飛天遁地的超能力。(待續)
徐業良專欄
美國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與創辦人,開創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現為國際學刊《Gerontechnology》總編輯。帶領學生團隊成立新創公司「世大智科」,對老人福祉科技產品設計、創新創業有深刻經驗與體會。
詳全文: 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8301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