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周韻采】
在熙陽暖冬的十二月初,我參加了一場關於電信建設成本的研討會。這是首次電信產業自五家整併為三家,業者同聲呼籲,重視它們變成「笨水管」的問題。
資料顯示,二○二二年全球每月人均行動數據使用量為十五點二GB,其中串流影音傳輸量占總流量的五成以上,預計至二○二七年將超過七成。而全球流量最大的業者為Netflix,占總流量的十四點九%,接著依次為Youtube(十一點六%)、Disney+(四點五%)、抖音(三點九%)、Sony Play Station(三%)、微軟xbox(二點九%)、臉書(二點九%)及Amazon Prime Video(二點八%)。
在台灣,每月人均使用量高達卅一GB,世界第一。大型平台加串流影音服務產生的行動數據量已占總流量的六成至八成左右,但平台業者貢獻的營收卻只有百分之十五。隨著影音平台的普及,用戶流量愈增,網路建設成本更增,但因吃到飽費率限制,壓縮業者獲利空間,使得這個兆元市場規模的產業,營收下滑近百分之卅。(待續)(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詳全文: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652557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