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烈火烹油的東南亞

【聯合新聞網 記者周韻采】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告解放日,並對全球超過一百八十個國家實施關稅戰,藉以消弭貿易逆差。台灣與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是除了中國大陸外的重災區。台灣對美出口貿易占出口總量的百分之十二,為第一大出口國,雖然出口大宗為半導體,目前暫排除在關稅戰外,但短期內仍難以降低對美貿易依存度。故川普宣布九十天的休戰期,只能當作安慰劑。

過去這幾年因中美對抗賽局,許多台商轉進東南亞,利用美國對這些國家的低關稅及低貿易壁壘,再將加工貨品出口至美國,然此一模式已遭美國圍堵,使得台商如坐針氈,到底應何去何從呢?

明白文化出版社一系列探討東南亞地緣政治的叢書,正提供我們一個解決出口困境的想像空間。東南亞掌控馬六甲海峽,為歐、亞、非洲往來要閘,亦為大陸一帶一路匯經之地,也是美國拓展印太戰略涵蓋範圍,還有印度的東進政策及南韓的新南方戰略,借用該叢書之語,可謂風口浪尖。其次,東南亞十國將近七億人口,僅次於印度與中國大陸,為全球人口紅利成長最高的地方,已有從生產基地轉成消費市場的趨勢。而各國憑藉人口紅利,再加上政策支持,如泰國的東部經濟走廊、馬來西亞的工業4.0與數位馬來西亞等,儼然已成電商的創新基地和獨角獸的培育地,例如電商的蝦皮和Lazada、外送暨共乘的Grab和Gojek,一時間風風火火,好不熱鬧,又稱烈火烹油。(待續)(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詳全文: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523/8687254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