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我不是泰國導演—洪馬克辦影展打響台灣

【自由時報/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卅六歲的導演洪馬克以微電影《替生》在國際影展上大放異彩,走遍全世界拿了五十多個獎,因為被誤認為「泰國導演」,所以決心要讓台灣電影能有更多和國際交流的機會,十二月在台中舉辦了「福爾摩沙國際電影節」,他用行動說出了台灣年輕人的心聲。
導演洪馬克接受文化週報專訪。
問:
原本是念外語的,怎麼會對戲劇產生興趣,甚至拍起電影?
答:
我父親是語言學家洪惟仁,耳濡目染下從小對語言就很有興趣,考上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那年,父親也剛好被元智大學聘任,從原本想要享受離家念大學的自由,變成全系老師都在盯的對象。

外語系有很多演舞台劇的機會,迎新送舊、耶誕節、畢業製作等,我又雙主修英、日語,別人演四次我演八次,又參加話劇社,從演員開始慢慢對劇本、導演有興趣,就從電影院、秋海棠錄影帶店、平價VCD中吸取大量電影養分。大三那年旁聽了影評人藍祖蔚的電影賞析課,那是我第一堂正式的電影課,有次課堂上分析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三種電影版本,才知道原來同一個故事有這麼多種說法、欣賞電影可以這麼多元。(待續)

詳全文:http://news.ltn.com.tw/news/culture/paper/1162663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