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通識 微型課程滇緬文化傳承 學習破酥包製作

【中央社】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梁家祺表示,碗豆粉是龍岡的雲滇美食之中,名氣最響亮、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小吃。水醃菜是雲南料理的靈魂,幾乎每道雲南菜必加的調味料,就像作家焦桐在《滇味到龍岡》書中所說,水醃菜「日常用來煮米線、下麵條,或拌菜或爆炒,幾乎天天都離不開它。」「那是雲南滋味,家鄉的滋味。」。

破酥包則是製作過程繁複的雲南「千層派」,外觀看起來雖然和一般的包子近似,但是製作過程必須一層又一層的油酥皮擀上去。破酥包的吃法必須是用手抓酥皮,嘴裡嚼著皮饀,目光瞧著手上層次分明,宛如印象派藝術品般的酥皮和內饀;一邊大快朵飴,另一邊則優雅的欣賞料理的美感。梁家祺表示,元智「桃園文化廊道」USR計畫的主要執行範圍在「龍岡」和「霄裡」區域。之所以選擇這三種料理,讓參與學生進行實作,最重要的考量除了這三種料理是龍岡人最熟悉的味道,同時也是外地人到龍岡必吃的好滋味。

1953年政府自緬甸將台灣文豪柏楊筆下的「異域孤軍」接回台灣,大多數人都被安置在以「忠貞新村」為中心散布在龍岡區域的霄裡、貿易等眷村,因而也成台灣最大的眷村聚落。剛到龍岡落籍的滇緬軍眷們,由於生活艱困,謀生也不易,因此就從一碗又一碗的清湯米干開始賣起,在半世紀的時光裡,陸續開了50家米干店,從而形成台灣最大的米干聚落,也從味蕾的豐富度上,增添多元文化與多樣族群的台灣傳奇。(待續)

20180508 5

詳全文: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3266.aspx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