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跨境電商物流的痛點與對策

【工商時報/朱訓麒/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與傳統商業相比,跨境電子商務最大的差異,也是最大挑戰,就是物流。隨著手機低價化與普及率,以及各國上網設施日漸完備,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平台或官網去推廣產品,在資訊流方面,絲毫不成問題。而信用卡、虛擬支付、商店代收款、貨到付款等金流服務也相當成熟。剩下的就是因為各國法規、文化、語言與不同地理區域與基礎設施差異下,以及各種屬性產品難標準化之影響下,整體困難度仍高的跨境倉儲、配送等物流挑戰。與國內物流相比,跨境電商涉及了兩個國家以上的稅務、海關、法律與檢驗等規定,相對複雜許多。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委託本人進行「2020跨境電商物流需求樣態調查」,採用焦點團體訪談以及問卷調查法,調查了149個跨境電商業者(網商),結果有以下的發現,可分為企業本質與經營策略兩大方面:

在企業本質方面。第一,跨境電商企業規模小且年輕:近六成是從2018年之後才開始跨境,且高達84.2%是五人以下小公司。總體之交易額在台幣100萬元以下者占54.5%,1,000萬元以上者僅占16.9%。可見跨境電商在台灣仍屬於新興的產業,有不少市場新進入者以及微型企業,也因此需要更多的輔導資源。

第二,「貿易去中間化」現象非全然正確:也就是說貿易商並非因為工廠可自行操作跨境電商,而沒有生存空間,因為有58.2%的跨境電商業者為貿易商,商品是向第三方採購再行銷售,只有35.3%的業者為製造商,其銷售的產品為自行生產。

第三,B2B模式是B2C的兩倍:有64.7%屬於B2B銷售,35.3%屬於B2C銷售,相當符合台灣是以B2B外貿為主之經濟體本質。

第四,企業經營跨境電商物流成本不低:僅有30%的業者之物流費用占交易額5%以下,而有16%的業者之物流費高達交易額的16%~%20%,有23%的業者物流占11%~15%,有31%的業者物流占6%~10%。(待續)

詳全文:https://readers.ctee.com.tw/cm/20210519/A06AA6/1125804/share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