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可逆電轉氣儲能系統」專家意見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022年4月19日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布一篇新研究〈可逆電轉氣系統用於能源轉換於儲存〉(Reversible Power-to-Gas systems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研究中提到,電轉氣(Power to Gas, PtG)是一個將電力轉為氣體,以更有效儲存能源的技術,可逆電轉氣系統則可在電力不足時,反向提供電力。過去這項技術因成本較高,而未被視為普遍的儲能系統。因此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個模型,來確定可逆電轉氣系統的經濟可行性,發現在美國德州當前的氫價格下,可逆電轉氣系統已有經濟競爭力。
在走向零碳電力的過程中,儲能系統是讓電力調度更有彈性的關鍵,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台灣電轉氣儲能系統的技術進展。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4月18日
元智大學機械系教授暨燃料電池研究中心主任 翁芳柏
此論文分析可逆式電轉氣系統的經濟成本,如以離峰電價、便宜或過產再生能源生產氫氣,對比於目前以化石燃料產氫,認為可達產氫成本的經濟效益。並指出未來的可逆式電轉燃料之固態氧化物型(Solid Oxidze Cell, SOC)儲能系統,有可能成為低成本與高效率的再生能源儲能系統。

目前氫氣的成本價格,因採用不同的產氫能源,碳排量、量產規模、應用端的輸送成本、氫氣純度需求會有差異,造成目前氫氣市場有多種價格。論文中結論提到電解產氫,目前已有經濟效益,但我不同意此論文觀點,因目前市場90%以上氫氣的來源為化石燃料,雖水電解產氫已有成熟、可規模量產技術存在,但實際上僅在少數情境中有經濟效益(利基市場),還未達產業競爭性的經濟規模。

2022年04月19日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鐘國濱
Q1. 研究中提到,可逆電轉氣系統在美國已具經濟可行性,在台灣,這是預期主要發展的儲能技術嗎?以台灣的規模,是否也具備設置這個儲能系統的技術與經濟條件?
相較於已發展成熟的氣轉電技術或正在發展中的電轉氣技術[2],可逆電轉氣技術可彈性因應尖峰用電的電力需求或氫氣市場需求,更具市場競爭優勢與未來性。因應2050國際淨零排碳的共同目標,以致各國的再生能源的高佔比規劃,即使可逆電轉氣技術難度更甚前二者,預期將是各國(包括台灣)爭相投入的新興儲能技術。(待續)

詳全文:https://smctw.tw/12746/

【2022/04/12】